本報訊(記者 唐群雄 通訊員 張德志 實習生 楊澤平)“現在學校門前的下水道暢通了,小孩走路就方便多了。”昨日,站在望城區高塘嶺實驗小學大門口,陳芳芳高興地說。針對家長反映實驗小學門前積水現象,望城區市政管理局立即採取行動,解決了家長們這一揪心的問題。據介紹,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望城區結合本地實際,共部署開展了56項專項整治任務,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日趨暢通。
  按照“五無五凈”實行環衛清掃保潔
  “老城區部分路段地下管線管徑偏小,暴雨季節常造成積水。”老百姓呼聲強烈。望城區市政管理局應聲而動,對城區道路約78公里下水管道、2400餘個泄水井、1200餘個檢查井進行全面清淤疏通。重點抓好了雷鋒西路、文源中路實驗小學段、上西塘街、蓮湖重建地等重點區域的地下管網清淤維修和提質改造,解決下雨積水問題。
  “部分重建地和新修道路環衛清掃保潔不及時,衛生狀況差。”望城區市政管理局又將城區部分重建地(東馬重建地、同心重建地、劉家塘重建地、燕坡重建地)和新增道路(瀟湘北大道、黃橋大道、黃金大道、雷鋒東路、文源東路、望府路等25條道路)以及格塘中格線、靖格線、千龍湖大道等共計202萬平方米的環衛清掃保潔面積納入環衛承包公司清掃保潔作業範疇,嚴格按照“五無五凈”標準實行環衛清掃保潔,確保道路潔凈。
  84個區直單位公開和簡化辦事程序
  “我的小孩考上了一中,但沒錢上學,請求支持。”茶亭鎮望群村王運奇身體有殘疾,家境困難,今年小孩考上瞭望城區一中,但卻沒有學費。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雷鋒580”教育熱線打了電話。令他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天,區教育局將他的小孩在今後三年高中學習期間列入資助對象,從社會愛心人士捐贈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給予一中學生的資助經費中予以資助。
  據介紹,為了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望城區在各鄉鎮、街道、部門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150個,解決像陳芳芳、王運奇這類群眾的各種難題。並取消和調整區級行政審批事項116個,精簡比例53.5%;84個區直單位公開和簡化了辦事程序。金山橋等街道還建立“全程代辦制”。
  與此同時,望城區還開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專項整治。查處吃拿卡要問題1個,處理1人;查處庸懶散拖問題13個,處理29人;查處在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中搞暗箱操作、權力尋租問題5個,處理5人。整治落實惠民政策縮水走樣,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143人次,新增城鄉低保192人;查糾違規納入城鎮保障性住房220人。  (原標題:150個便民服務中心解民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23gim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