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大寶二寶,生活別樣美好本報記者 周馨 攝本報記者姚麗萍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審議,備受關註的生育政策面臨調整。醫療、教育、生育保險等公共服務預計會受“單獨兩孩”新政影響——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審議,備受關註的生育政策面臨新的調整。
  如果“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可能面臨的一種風險是:在短期內受生育政策調整影響,不同年齡段的單獨夫妻在3-5年內可能集中生育第二個孩子,形成“生育堆積”,這將對醫療、教育、生育保險等公共服務帶來壓力。
  評估人口風險,職能部門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 “生育堆積”
  未來3-5年
  多增戶籍人口7.5萬-15萬
  市人口計生部門測算表明,全市符合單獨兩孩政策條件的育齡婦女存量約有46萬人,去除尚未生育和已經生育2個孩子的,實際目標人群約有37萬人。因此,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後,未來3-5年內增加的出生人口數量約有3種可能——
  ◆ 第一種是37萬人左右。假設目標人群全部選擇生育第二個孩子,短期內可能多增加出生人口約37萬人。目前,本市城市雙獨夫妻、農村單獨夫妻申請“再生育”和“實際生育”模式為:當年申請、當年生育的比例為31.5%;第二年生育的比例為25.9%;第三年生育的比例為6.1%。據此推算,第一年可能增加出生11.7萬人,第二年9.6萬人,第三年2.3萬人。
  ◆ 第二種可能是15萬人左右。近年來,多次生育意願抽樣調查顯示,本市平均約有42%的夫妻願意生育兩個孩子,以37萬目標人群測算,短期內可能多增加出生人口15萬人左右。第一年可能多增加出生4.7萬人,第二年3.9萬人,第三年0.9萬人。
  ◆ 第三種可能是7.5萬人左右。2008-2012年全市雙獨夫妻、農村單獨夫妻申請辦理再生育數量為15627對,實際生育數量為7981人,占申請數量的51%。參照這一比例推算,以37萬目標人群中有生育意願的15萬人測算,短期內可能多增加出生人口7.5萬人。第一年可能多增加出生2.4萬人,第二年1.9萬人,第三年0.5萬人。
  綜合考慮生育意願、自然生育間隔等因素,在短期內全市戶籍人口多增加的出生人口數量最有可能在第二種和第三種測算結果之間,即7.5萬-15萬人。
  此外,外省市也將陸續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照調查顯示在滬流動人口單獨夫妻約占7%,按此測算,在滬流動人口單獨夫妻每年可能多生育0.7萬-1萬人。換言之,因“單獨兩孩”政策實施,未來3-5年本市多增常住人口8.2萬-16萬人。
  產科兒科
  床位可以滿足分娩需求
  據預測,如果不調整生育政策,伴隨流動人口出生總量不增加,2014-2016年期間全市人口出生每年約20萬左右,2017年以後因戶籍人口年齡結構影響,人口出生將呈現下降趨勢。
  但若“單獨兩孩”政策實施,3-5年內全市戶籍人口可能總共新增7.5萬-15萬人,假如第一年多增2.4萬-4.7萬人,加之在滬流動人口單獨夫妻每年可能多生育0.7萬-1萬人;那麼,第一年常住人口實際多增最高可達3.4萬-5.7萬。目前,本市產科床位有3600張,每年可以容納25萬人分娩。測算表明,政策調整後,如果每年多增加出生人口在5萬人左右,產科床位可以滿足分娩需求。
  為此,市計生委將加強產科和兒科服務能力建設,市級專科醫院繼續挖潛擴能,區縣配置足夠產科醫療資源,支持婦幼保健機構增擴普通床位—展懷孕、分娩動態監測,建立預警機制,全力應對可能出現的“生育堆積”現象。
  教育資源
  確保避免“缺校舍上學難”
  未來3-5年,因“單獨兩孩”實施,平均每年將多增1.5萬-5萬戶籍出生人口,教育資源配置因此要經受壓力考驗。如果每年新增1萬-2萬名學生,尚可通過增設班級、適當提高班額等途徑滿足入學需求。如果年新增學生超過2萬人,則需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
  為此,市教委將根據人口出生波動情況,制定教育資源配置的調整方案,積極應對3年後可能遇到的入園、入學人數增加。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教育資金,各區縣也將優先安排用於補建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謝補建學校建設資金不足部分,則在區縣財政教育經費和市級教育轉移支付中統籌解決。一個目標是,統籌協調推進項目實施,確保不產生因為校舍缺配以至於適齡兒童“上學難”。
  生育保險
  年支出增加9億-15億元
  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後,生育保險基金壓力進一步增大。如果3-5年內多增加出生人口7.5萬-15萬人,按目前人均生育保險待遇2.8萬元計算,短期內每年增加生育保險費支出9億-15億元。
  為此,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將適時完善生育保險政策,加強收支預算管理,確保生育保險待遇發放。
  同時,本市還將對接本市人口計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孕產婦保健信息系統、出生證登記信息系統,完善本市再生育申請審批信息系統,建立全市出生人口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時掌握懷孕和出生信息。
  此外,計劃生育政策執行評估制度也將建立,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後的實際生育情況、社會反響、人口形勢和生育水平,都將得到及時評估。  (原標題:“單獨兩孩”實施後,上海如何應對可能的“生育堆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23gimd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